手機維修暴利調(diào)查:霸王條款之禍和售后之亂
作者:網(wǎng)絡(luò)轉(zhuǎn)載 發(fā)布時間:[ 2012/10/12 9:18:50 ] 推薦標簽:
“我們與廠商只是授權(quán)關(guān)系,不是他們的直營店。因此廠商在供應(yīng)零件時,會賺取高額的利潤,不會直接以零件成本價給你。”馮先生無奈地說道,公司如果要賺錢,只能繼續(xù)往上調(diào)高價格,“我們獲得廠商的拆機權(quán)限后,不管他們開多高的價格都得修。”
馮先生向記者列了一組數(shù)據(jù)。如維修三星手機,大零件必須賺取1倍的利潤,小零件必須賺取2至5倍的利潤,公司才能經(jīng)營下去。“我們公司在每個小零件上賺取的利潤為2至3倍,因此效益并不是很好。”
與第三方維修店相比,授權(quán)店的生存處境更為艱難。“第三方的維修點都不用管這些,只需到手機零件店里拿配件維修,賺得不多但維持生計沒問題。”但馮先生表示,這種經(jīng)營模式在他們公司行不通。
“第三方維修店里換的配件,都不可能是原裝配件,他們會有原裝、組裝兩種。我只能告訴你,其實都一個樣兒,所謂原裝的配件只是做工比較好的組裝貨而已。”袁先生告訴記者。
容易修壞賠機風險很高
“維修師風險是很高的。”袁先生說道,“比如在換聽筒、揚聲器的時候,弄壞了主板,這個是我賠啊。”袁先生透露,他本人親身經(jīng)歷過賠機的情況。
可能是由于這個原因,許多品牌廠商會有一些“霸王條款”。有心的消費者會注意到,許多三星售后中心都會貼出一些《手機維修須知》,表達出如下意思:“因進水、跌落損壞的手機,在維修過程中可能引起新的問題,一旦造成故障后果自負”。
蘋果之前的“霸王條款”也有著類似含義:“維修造成損壞僅賠維修費。”袁先生透露,一些有心的維修師也會模仿這些規(guī)則,“維修師會對非保的手機用戶進行咨詢是否同意維修,如果維修過程有其他情況,本公司不負責。”
袁先生自己也這樣做過。“對于價值不大的手機,我會提醒顧客不要花錢修。”一旦把手機修壞了會很麻煩,若是在保修期內(nèi),維修師必須向廠商賠錢;若是在非保修期內(nèi),維修師必須向消費者賠錢。
維修師值錢的是技術(shù)
崔先生是東方手機維修公司的硬件維修顧問,他認為,一些維修中心會在零件價格上做文章,但這也能讓人理解。“維修中心花了很高成本購買授權(quán),希望依靠所謂授權(quán)和官方等字眼賺多一點錢。”
“維修行業(yè)本身不透明,亦不可能透明。”崔先生表示,這是一種正常的商業(yè)行為,畢竟他們也是跟著市場價格走。“配件被廠商壟斷了,我們也很無奈。”
但他認為,手機維修行業(yè)不能僅計算硬件成本。“值錢的不是零件,而是技術(shù)。維修行業(yè)終還是要靠自身技術(shù)賺錢。”催先生說道。
他舉了個例子。“老王的筆記本壞了,維修點要價300元!朋友一看是電容出了問題,5毛錢買個新的換上好了。老王感到很氣憤!但實際情況是:一個電容五毛錢,知道哪個電容壞了值200元,懂得如何換電容值100元。”
然而,事實情況很不樂觀。崔先生透露:“授權(quán)維修服務(wù)中心一般都不懂真正的維修技術(shù),哪里損壞直接更換零件,即使零件能夠維修,都會直接更換新的。”他表示,這也是手機維修價格高的重要原因。
相關(guān)推薦
相關(guān)產(chǎn)品

最新發(fā)布
性能測試之測試環(huán)境搭建的方法
2020/7/21 15:39:32軟件測試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被企業(yè)所重視的呢?
2020/7/17 9:09:11Android自動化測試框架有哪些?有什么用途?
2020/7/17 9:03:50什么樣的項目適合做自動化?自動化測試人員應(yīng)具備怎樣的能力?
2020/7/17 8:57:06幾大市面主流性能測試工具測評
2020/7/17 8:52:11RPA機器人能夠快速響應(yīng)企業(yè)需求,是怎么做到的?
2020/7/17 8:48:05Bug可以真正消滅嗎?為什么?
2020/7/17 8:43:03軟件測試基本概念是怎么來的?軟件測試生命周期的形成歷經(jīng)了什么?
2020/7/16 9:11:10